文章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新闻动态>好人玉器加工讲钻石

好人玉器加工讲钻石

发布时间:2019-03-15 点击数:352

钻石净度

钻石净度为钻石视觉上的洁净程度,为钻石4C标准之一。影响其等级的瑕疵分为二者,内部的瑕疵称为内含物(英语:inclusion ),表面的缺陷称为表面瑕疵(英语:blemish )。评鉴钻石净度的准则,包括了上述瑕疵的数量、大小、种类、位置、明显度等对钻石整体外观的影响程度。钻石净度的评级必须在十倍放大镜(Triplet lens)检视下进行。
内含物可能为包覆在钻石内的其他矿物晶体,或者本生的晶体缺陷呈现雾状白色。而大部分的钻石都含有极细微的内含物,不影响钻石本身的美感,也无法由肉眼观察。但较大的内含物会阻碍光线在钻石内穿透,影响钻石的闪耀程度。靠近或延伸至表面的裂纹有可能受应力而加长增深,甚至崩裂。
净度等级越高,钻石的价格也就随之增高。此外,内含物记载钻石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并可作为分辨真伪、天然或合成钻石的依据。
中文名
钻石净度
外文名
CLARITY
净度等级划分
以十倍放大观察为标准
遵循标准
GIA标准、IGI标准

钻石净度内含物及表面瑕疵

编辑
内含物又称为内部特征,表面瑕疵又称为表面特征,乃因珠宝产业避免使用负面词语,且每一颗钻石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 [1]  

钻石净度内含物

  • 瘀痕 Bruise: 伴随有根状羽裂纹的撞击区域,由侧刻面观察,瘀痕呈现向内部放射的棉絮构造。
  • 洞痕 Cavity: 触及钻石表面的晶体掉落或在切磨过程中所留下的坑洞。
  • 缺口 Chip: 钻石表面上的浅开口,通常为圆弧状,特指在钻石切磨完成后才发生的损伤。
  • 云状物 Cloud: 由许多紧聚的针点组成,聚集一起时呈雾白或灰状,或似一团白色粉末。过大且浓的云状物会降低钻石的透明度,进而影响亮光及美感。
  • 羽裂纹 Feather: 泛指钻石内的任何破裂纹。
  • 含晶 Included crystal: 包裹在钻石内部的矿物晶体。
  • 内凹天然面 Indented natural: 钻石原矿的表皮上可能有三角形或平行凹槽的生长印记,在加工后未去除而陷于刻面之下。
  • 内部孪晶纹 Internal graining: 钻石晶体生长不规则所产生,其外貌可为多条平行直线、歪斜线或波浪曲线。
  • 晶结 Knot :内部延伸至表面刻面的钻石晶体。晶结和宿主钻石成长方向不同,会造成抛磨加工的困难。
  • 针状物 Needle: 钻石内部所含的细长晶体。针状物可能为白色或暗色。
  • 针点 pinpoint: 为很小的晶体,10倍放大下看似小点,针点通常为白色,但偶也呈黑色。
  • 激光洞 Laser drill hole: 改善钻石深色内含物外观的一种处理痕迹。使用激光光束,由钻石表面钻孔至内含物,若内含物未被激光光破坏,则会沿者激光造成的细小孔洞注入酸液,将深色内含物加以漂白,以改善钻石的视觉净度。

钻石净度表面瑕疵

  • 磨损痕 Abrasion: 是刻面棱线上一系列极细微的小缺口,棱线呈现白雾状。磨损痕多因不细心地安置多项珠宝,致使其相互磨擦所成。
  • 刮痕 Scratch: 表面细小白雾线,可为直线或曲线。
  • 小缺口 Nick: 小型不具明显深度开口,通常出现在腰边或刻面棱线上。小缺口比缺口更小、更浅。
  • 抛光线 Polish line: 抛光后所留下轻微的平行纹路,白色或透明。发生于任何刻面,但不会越过棱线。
  • 白点 Pit: 似小白点的细小开口。
  • 蜥蜴皮 Lizard skin: 已切磨的钻石刻面上如波浪或涟漪状连续凸起区域。
  • 天然面 Natural: 钻石原石部分的表皮未去除而保留在成品上。
  • 额外刻面 Extra facet: 不再钻石的原始刻面设计中,多磨出来的小刻面。通常是因为试图磨掉某一表面特征,或是切磨过程的小误失。
  • 粗糙腰围 Rough girdle: 不规则满布小凹坑或粒状的腰围表面。
  • 表面挛晶纹 Surface graining: 已磨钻石表面上一道或多道透明线,钻石晶体结构不规则所产生。表面孪晶纹与内部孪晶纹具关联性,并可能同时出现。

钻石净度分级

钻石净度美国宝石学院 (GIA)

GIA钻石净度级别
类型 无瑕级 内部无瑕级 极轻微瑕级 轻微内含级 微内含级 内含级
等级 FL IF VVS1 VVS2 VS1 VS2 SI1 SI2 I1 I2 I3
GIA钻石净度标准,分为6个类型,11个等级,如下:
  • 无瑕级(FL)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瑕疵
  • 内无瑕级(IF)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而表面有微不足道的瑕疵,可借由磨光去除。
  • 极轻微内含级(V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细的瑕疵,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
  • 轻微内含级(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瑕疵可见,但非常微小。
  • 微内含级(SI)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有清晰可见的瑕疵。
  • 内含级(I) 瑕疵在10倍放大镜观察下非常明显,肉眼观察亦可看见,并且影响了钻石的坚固度或透明度和闪亮度。
GIA钻石净度评级流程
GIA实验室配有珠宝显微镜,具备无段变焦功能、暗场照明、头照灯等等功能。观察钻石内部应使用暗场照明,只允许反射光进入显微镜光学系统,遮蔽直射光,使背景黑暗,以利观察。 评级前应先彻底清洁过,鉴定师以镊子夹住钻石腰围,检查桌面及底尖,然后再以镊子夹住桌面及底尖,检查侧面。每当一刻面检察完毕,即调整钻石角度及位置,检查下一处刻面。 使用暗场照明发现瑕疵后,切换至头照灯以确定瑕疵的位置在钻石表面或内部。鉴定师可以用较高的放大倍率确定瑕疵的种类并制图,但最终检查仍以十倍倍率放大评估整体外观。

钻石净度美国宝石协会(AGS)

GIA FL IF VVS1 VVS2 VS1 VS2 SI1 SI2 I1 I2 I3
AG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美国宝石协会以数字0至10划分钻石净度,可大至对应于GIA评级系统。无瑕级与内部无瑕级皆为等级0,但会注记是否有外部瑕疵。极轻微瑕级至轻微内含级分别对应数字1至4,数字5至10细分微内含级及内含级之类型。

钻石净度欧洲宝石学院(EGL)

GIA FL IF VVS1 VVS2 VS1 VS2 SI1 SI2 I1 I2 I3
EGL USA FL IF VVS1 VVS2 VS1 VS2 SI1 SI2 SI3 I1 I2 I3
EGL India FL IF VVS1 VVS2 VS1 VS2 SI1 SI2 SI3 P1 P2 P3
欧洲宝石学院在SI2及I1之间增添SI3等级,此等级常常被解读为I1等级中内含物较不易被肉眼察觉者。

钻石净度净度评级考量因素

编辑
净度评级是由专业评级师在十倍放大镜下,对钻石净度做出整体评估。评级师会找寻钻石中的内含物,并考量五项因素:数量、大小、种类、位置、明显度,加以评级。净度评级会以最醒目的数个瑕疵作为主要判断因素,次要的瑕疵并不影响等级,但仍会被绘制于鉴定书上。 未镶嵌的裸钻才能做出精确的净度评级,因镶材会遮掩部分的瑕疵,并阻碍光线照明。

钻石净度大小

通常瑕疵尺寸愈大愈易察觉,愈易察觉则影响等级愈大。

钻石净度数量

一般而言,瑕疵数量愈少,影响等级愈小。

钻石净度位置

瑕疵的位置亦会影响观察的难易度,在桌面(table)下的内含物最容易被观察,尤其是位在桌面下靠近亭部(pavilion)处,同一内含物会反射数次同时进入视野,严重隐响外观。相较之下,靠近腰部(girdle)的内含物则不易被观察,从亭部观察又比从冠部(crown)观察容易。 此外,延伸至冠部或腰部的较大羽裂纹、晶结、含晶会严重影响净度评级,乃因上述瑕疵可能因外力撞击造成羽裂纹更深、晶体掉落。有以上此种风险的钻石会被评为内含级(I)。

钻石净度种类

瑕疵分为内部及外部,含有外部的'表面瑕疵',则等级为'内无瑕级'以下;含有内部的'内含物',等级为'极轻微内含级'以下。部分种类的瑕疵会影响钻石的坚固,钻石可能有破损的风险。

钻石净度明显度

内含物因对比钻石本体可被观察,称为"明显度"。通常颜色愈深的内含物愈易观察,而降低净度评级,例外:黑色针点通常较白色针点不易看见。

钻石净度稀少性

编辑
钻石原矿中约20%可作为珠宝,其余80%因不够干净而用于工业用途。作为珠宝产品的钻石大多数含有肉眼可观察的瑕疵,净度愈高的钻石相对愈稀少。在距离约十五公分(近点距离)由肉眼观察而未能发现瑕疵者,称为目下无暇(eye-clean)。

钻石净度净度优化处理

编辑
常见的净度优化处理包含激光钻孔处理及裂缝填充处理。
激光钻孔处理:从钻石表面以激光烧出一个直达内含物的小洞,或者加热局部区域制造裂隙,再加以酸洗内含杂质。
裂缝填充处理:将折射率近似于钻石的物质填充至具有裂缝中,使羽裂纹不易观察。
GIA接受评级经激光钻孔处理的钻石,但不接受评级经裂缝填充处理的钻石,因激光钻孔为不可逆的永久变化,然而加热会破坏填充物质,经常发生于镶嵌时使用焊枪。钻石若经优化处理,贩售方应主动告知买家。
参考资料

在线客服